热点关注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颖
电话:028-85435533-854
手机:028-85435533-861
传真:028-85442897
E-mail:770844710@qq.com
QQ:770844710
地址:成都市新南路82号四凯大厦507
网址:www.sqwgov.com
more文章详情
讲好教育故事 树好教育形象 切实提高四川教育新闻舆论引导力影响力 |
来源: 日期:2017/01/29 点击次:133148 |
讲好教育故事 树好教育形象 切实提高四川教育新闻舆论引导力影响力
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事关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016年,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的领导下,全省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正面宣传、及时回应关切、推进政务校务公开,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好教育故事、树好教育形象、凝聚广泛共识、汇集强大合力,助推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和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完善机制,建强队伍 规范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进教育新闻舆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和中心工作,制发了《2016年四川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点》和《四川省教育厅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联席会议机制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年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宣传重点和工作措施,健全了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培育骨干队伍。多举措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组织高校、市州教育局和机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600余人参加全省教育宣传信息培训班、全省教育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等重要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专题培训班、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年会,厅办公室会同教育媒体深入高校和市州教育局开展针对性培训,组织业务骨干赴江苏调研学习。建立全省教育系统新闻舆论工作的QQ群和微信群,将宣传报道、每月重点工作和简报动态及时发布在群内,并在群内不定期约稿、讨论战线新闻舆论工作。整合系统力量。制定《四川省教育新闻舆论专家咨询团管理办法》,组建由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媒体记者构成的教育新闻舆论专家咨询团,召开座谈会,总结2016年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提出2017年教育新闻舆论策划建议,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广泛共识。组织新闻舆论专家评选2016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十佳教育政务信息”“十佳教育新闻”和“十佳教育新媒体案例”,起到了鼓舞士气、激励队伍的良好作用。 聚焦重点,服务大局 精心策划重大主题。组织对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进行了集中报道;对推动教育精准扶贫、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及时总结;对省委教育工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职业教育周”等多个大型活动进行精心策划,组织10余家媒体赴成都、德阳、巴中开展专题集中采访。集中报道特色亮点。2016年,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围绕四川教育发展成就、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典型人物等主题发布新闻稿1200余篇,全年组织接待媒体采访近100人次。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凉山彝区教育观察”,《人民日报》推出的《凉山彝区“一村一幼”补短板》《四川:政策套餐补强民族教育》,《中国民族教育》推出的专栏《山止“川”行-四川民族教育全视角》共10篇专稿,《中国教育报》关于我省教育综合改革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报道等,受到各方好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重点抓好年终宣传。印制反映2016年四川教育发展成果的画册《2016四川教育》,突出重大活动和亮点工作;精心组织2017年厅长新年献词《教育是大文章,是慢活路,是细工程,希望你们谋划好未来的行程》的发布工作,在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网、四川教育电视台网站等平台全文刊发,引发大量转载;录制21个市(州)教育局局长贺新年的视频,制作了反映2016年四川教育发展成果的宣传片,在《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上刊发专版对2016年四川教育成果进行了盘点。 完善载体,提升质量 政务信息是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年在队伍建设和编报质量上着力。完善信息载体。将教育厅简报调整为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简报,约稿与督查督办相结合,提高报送质量和积极性。建立信息采用月通报制度,设定每月基础分数,调整信息采用积分管理办法,通过综合排名督促各信息报送单位加大信息报送量,提升信息编写质量。提高《四川教育动态》《参阅信息》等的编发频率和质量,拓宽信息采用渠道和受众面。提升编报质量。组建了覆盖全省各地、各高校和机关处室(事业单位)的173人信息联络员队伍,建立完善了信息报送综合评价制度。全年编发《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简报》59期、《四川教育动态》43期,向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337条,被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采纳信息71条。在教育部信息报送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近两年同时受到教育部、省委和省政府的表彰表扬,教育厅办公室被教育部和省委评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加强舆论引导。专人每天在线进行网络舆情监控,每周编辑《教育舆情参考》,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按职责分送相关处室(单位)、市州教育局或高校处置。2016年共搜集舆情1700余条,发布舆情498条,编写《教育舆情参考》61期(其中专报12期),发布《四川教育舆情月报》10期,报送《舆情简报》57条。安排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和教育部新闻办、省委宣传部、网信办、公安厅等部门(单位)的汇报沟通,厅内相关处室和战线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机制,凝聚了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的合力。为有效处置“塑胶毒跑道”“高考一本录取率低”“高考使用两种试卷”“教师待遇”等教育舆情提供了参考,使舆情得到及时处置、有效引导。 整合资源,凝聚合力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充分调动业务处室(单位)的积极性,凝聚全省教育系统讲好教育故事、树好教育形象的共识;整合四川教育网、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微博、四川教育电视台、四川教育报刊社、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等教育系统新媒体,形成宣传合力。问需服务对象。梳理各处室(单位)和教育系统的工作重点难点热点亮点,积极策划组织相关新闻宣传工作。如教师节人事教师处梳理优秀教师案例形成宣传素材。高考期间考试院组织专门团队撰写高考相关信息。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布应考技巧、志愿填报、录取过程等相关信息500余篇,受到考生和家长的点赞。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功能,开发高考成绩、录取查询系统,为全省近60万高考考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将“考生主动查询”变为“主动推送给考生”,累计提供有效推送及查询服务70余万人次。教育厅政务新媒体被评为“微政四川2016年度十佳省级部门政务新媒体账号”和“2016年度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加强政策解读。重要政策制发前要求牵头处室(单位)同步形成新闻解读稿交办公室统筹组织发布,发布时综合运用政务微博微信、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平台,运用图片、图表、视频、H5等可视化方式,力争广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操作。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厅领导带头参加新闻发布会,在媒体平台解读政策,和信访群众面对面,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积极回应关切。坚持网上走群众路线,从互联网、媒体、厅长信箱等渠道梳理群众关切,组织业务处室处置、回应,并在教育厅官网上开设政风行风专栏公布公示调查处理结果。组织参与《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的网络直播,对值守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及时处置,群众满意率达100%,并将相关内容在新媒体和纸媒上同步推送,形成联动效应。推动融合发展。四川教育电视台开通《高考360》微信公众号,全年为家长、考生提供最权威的招考信息。教育报刊社开通运营《青藤公社》和《子约一堂》两个微信公众号,创新推出《四川教育晨报》(手机报),以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式传递教育信息,聚焦教育改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