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率先实现不良资产证券化品种全覆盖
9月26日,招行“和萃2016年第三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8日已顺利完成资产交割。本期入池资产为涉及119户借款人的253笔对公不良贷款,未偿本金余额22.2亿元,证券发行规模6.43亿元。其中,优先档证券4亿元,占比62%,AAA评级,发行利率3.29%,全场认购2.83倍;次级档证券2.43亿元,占比38%,未评级,溢价7%发行,全场认购1.95倍。
至此,招商银行在短短6个月时间迅速完成了“和萃”一期(信用卡)、二期(小微)和三期(对公)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率先实现了对主要不良资产类别的全覆盖,累计处置不良资产本金总额约50亿元,占该行年初不良资产余额的11%,产品取得多项创新突破,展现了招行高效的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和务实进取的创新能力。
三箭齐发,取得多项创新突破
5月26日,和萃一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首发,成为全球首单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突破了零售不良资产不能批量转让的制度障碍,奠定了我国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估值评级框架,首次引入了多元化市场投资者。6月28日,和萃二期(小微)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为全国首单小微贷款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增设流动性储备机制。9月26日,和萃三期(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增设资产服务顾问机制,引入专业机构进行清收监督和咨询。
从基础资产来看,招行“和萃”系列三期项目的入池资产特征鲜明,各有不同,在证券化技术上又有内在联系。例如,信用卡项目入池资产为极度分散的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可以采取抽样尽调,依靠统计模型来估值和评级;对公项目入池资产则为大额保证或抵押贷款,采取逐笔尽调估值,保证人或押品回收分布是重点考虑因素;而零售小微项目入池资产为小额全抵押贷款,介于两者之间,既有小额分散组合的统计特征,又附带押品回收的重要因素,抽样尽调和估值评级方法则要各有兼顾。招行这三期项目实践,为我国不良资产特别是零售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技术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从投资者分布来看,招行“和萃”系列三期项目均为市场化销售,由外部投资人认购。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优先档通常具有AAA评级,投资人主要为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次级档证券的投资人则更趋多元化。据悉,招行和萃一期、二期和三期均率先引入了数家专业私募基金和国资背景机构作为次级投资人,拓宽了传统“4+1”的处置框架,直接面向更多元化的投资人。
“一期的意向投资者4-5家,二期增加到7-8家,三期就有10多家了。”招行有关人士透露,“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巨大的潜力,感兴趣的次级投资人越来越多,国资、民营、金控、私募等都有,风险偏好和诉求也呈现多元化。”
资产证券化具有破产隔离和真实销售的特征,打破了刚兑,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群体,加速了投资人风险偏好的分层,提高了市场厚度和分散度,增强了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培育民间资本力量参与不良资产风险定价、加速债务(产能)的市场化出清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战略清晰,打造专业高效的证券化运作体系
作为6家试点行中唯一的股份制银行,招行在6个月时间完成了3单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其中两单为业内首发,单数和品类都位居第一位,其创新能力和运作效率可见非同一般。
对此,招行有关人士表示,“我们十分珍惜央行和银监会给予招行的试点资格和信任,这三期项目当初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和安排的,我们希望抓住试点机遇,把所有不良品种一次性全部覆盖,技术方案全部解决,流程机制全部理顺,投资群体全面接触,处置渠道全部打通。”
据了解,招行一直将资产证券化作为战略转型的突破口之一,定位于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由总行统一规划实施,前中后台无缝协作,多条线并行推进。近年来,招行构建了资产组织、结构设计、产品分销和运行保障的全流程证券化运作体系。“资产证券化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而是一种经营模式,服从于招行整体战略规划,与结构调整、客群建设、资源配置和考核政策相配套,内部协作紧密,运作效率有保障。”
事实上,招行近年来在资产证券化领域锐意进取,创新不断,一路领先,集团已累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15支,规模合计724亿元,位居商业银行第一位,全面覆盖了对公与零售、正常与不良等各类资产品种,打造了“和信”、“和家”、“和享”、“和萃”等证券化市场品牌,具备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招行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创新力和行动力,正是招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